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建设单位名称: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建设单位机构代码: 建设单位法人: 建设单位联系人: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 建设单位详细地址:
**** | |
****1481MA9FW8DH5W | 徐西东 |
**** | **省**市**市 |
**省******开发区龙宇大道88号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项目代码: 项目类型: 建设性质: 行业类别(分类管理名录):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 工程性质: 建设地点: 中心坐标: ****机关: 环评文件类型: 环评批复时间: 环评审批文号: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 排污许可批准时间: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项目实际环保投资(万元): 运营单位名称: 运营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代码: 验收监测单位: 验收监测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竣工时间: 调试起始时间: 调试结束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起始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形式: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年产36万吨电子级高性能新材料联产3万吨液体甲醇钠项目 | **** |
| |
2021版本:044-基础化学原料制造;农药制造;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合成材料制造;专用化学产品制造;炸药、火工及焰火产品制造 | C2614-C2614-有机化学原料制造 |
| **省**市**市 **省******开发区龙宇大道88号 |
经度:116.40689 纬度: 33.90158 | ****环境局 |
| 2022-11-28 |
商环审〔2022〕19号 | ****1481MA9FW8DH5W001P |
2023-06-09 | 90000 |
7406 | **** |
****1481MA9FW8DH5W | **** |
****1481MA9FW8DH5W | ******公司,******公司 |
****0411MA9GRJD85E,****0100MACN64EN0F | 2024-04-30 |
2024-05-01 | 2025-02-28 |
2025-03-11 | 2025-04-09 |
| https://www.****.com/gs/detail/2?id=503114fmtg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规模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年产12万吨/年甲胺、年产10万吨DMF、年产5万吨DMAC、年产7万吨碳酸酯、年产14万吨顺酐、年产3万吨液体甲醇钠 | 年产12万吨/年甲胺、年产10万吨DMF、年产5万吨DMAC、年产7万吨碳酸酯 |
不再建设年产14万吨顺酐、年产3万吨液体甲醇钠生产装置 | |
|
生产工艺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甲胺生产采用甲醇和氨气相催化法,DMF生产采用CO一步合成法,DMAC采用醋酸非催化酰胺化工艺,碳酸酯采用酯交换法 | 甲胺生产采用甲醇和氨气相催化法,DMF生产采用CO一步合成法,DMAC采用醋酸非催化酰胺化工艺,碳酸酯采用酯交换法 |
无 | |
|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1)甲胺生产线、DMF生产线、DMAC生产线工艺废气经水洗涤预处理后,与碳酸酯生产线工艺废气、有机液体装载废气、3#罐区废气一并收集后,经废气焚烧炉焚烧处置后,由50m高排气筒DA001达标排放;(2)4#罐区废气、罐装废气采用碱洗+水洗+两级活性炭吸附+20m高排气筒DA002;(3)危废暂存间废气设置两级活性炭吸附+15m高排气筒DA003;(4)1#污水处理站废气:碱洗+生物除臭+活性炭吸附+15m高排气筒DA005;(5)甲类成品仓库有机废气负压收集,经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由15m高排气筒DA004达标排放;(6)实验室废气经SDG+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由15m高排气筒DA006达标排放;(7)废气焚烧炉采用低氮燃烧及SCR+SNCR脱硝措施后由50m高排气筒DA001达标排放;(8)食堂油烟经“动态离心+静电式+吸附/等离子”复合式净化设施处置后由高于屋顶的专用烟道排放 | (1)甲胺生产线、DMF生产线、DMAC生产线工艺废气经水洗涤预处理后,碳酸酯生产线工艺废气、3#罐区废气经尾气吸收塔预处理后,与有机液体装载废气一并收集后,经废气焚烧炉焚烧处置,由50m高排气筒DA001达标排放;(2)4#罐区废气、罐装废气采用碱洗+水洗+两级活性炭吸附+20m高排气筒DA002;(3)危废暂存间废气设置两级活性炭吸附+15m高排气筒DA003;(4)1#污水处理站废气:碱洗+生物除臭+活性炭吸附+15m高排气筒DA005;(5)甲类成品仓库有机废气负压收集,经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由15m高排气筒DA004达标排放;(6)实验室废气经SDG+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由15m高排气筒DA006达标排放;(7)废气焚烧炉采用低氮燃烧及SCR+SNCR脱硝措施后由50m高排气筒DA001达标排放;(8)食堂油烟经经机械静电光解复合式净化设施处置后由专用烟道达标排放 |
碳酸酯生产线工艺废气和3#储罐呼吸废气进入废气焚烧炉处置前,增加了尾气吸收塔,环保措施强化 | |
|
其他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3、污染物排放量
污染物 现有工程(已建成的) 本工程(本期建设的) 总体工程 总体工程(现有工程+本工程) 排放方式 实际排放量 实际排放量 许可排放量 “以新带老”削减量 区域平衡替代本工程削减量 实际排放总量 排放增减量 废水 水量 (万吨/年) COD(吨/年) 氨氮(吨/年) 总磷(吨/年) 总氮(吨/年) 废气 气量 (万立方米/年) 二氧化硫(吨/年) 氮氧化物(吨/年) 颗粒物(吨/年) 挥发性有机物(吨/年)
0 | 13.02 | 13.62 | 0 | 0 | 13.02 | 13.02 | |
0 | 5.794 | 6.5376 | 0 | 0 | 5.794 | 5.794 | |
0 | 0.2995 | 0.6538 | 0 | 0 | 0.299 | 0.299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176 | 0.312 | 0 | 0 | 0.176 | 0.176 | / |
0 | 5.52 | 18.6117 | 0 | 0 | 5.52 | 5.52 | / |
0 | 1.04 | 3.52 | 0 | 0 | 1.04 | 1.04 | / |
0 | 0.6308 | 0.6484 | 0 | 0 | 0.631 | 0.631 | /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1 | 污水处理站 | 《间冷开式系统循环冷却水水质指标》(GB50050-2007) | 实际建设规模530t/d,处理工艺为“水解酸化+厌氧反应+2级A/O+MBR膜+混凝沉淀+自洗式砂滤+臭氧深度氧化” | 1#污水处理站出水COD排放浓度为64mg/L、氨氮排放浓度为3.9mg/L,可满足《间冷开式系统循环冷却水水质指标》(GB50050-2007)中COD100mg/L、氨氮10mg/L的水质要求, | |
2 | 高效沉淀池 | 《间冷开式系统循环冷却水水质指标》(GB50050-2007) | 1座高效沉淀池,设计处理规模140立方/小时 | 高效沉淀池出水COD排放浓度为31.5mg/L、氨氮排放浓度为1.7mg/L,满足《间冷开式系统循环冷却水水质指标》(GB50050-2007)中COD100mg/L、氨氮10mg/L的水质要求 | |
3 | 除氟装置 |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化工行业水污染物间接排放标准》(DB41/1135-2016) | 除氟装置,设计处理规模80立方/小时 | 本项目厂区总排口COD44.5mg/L、BOD514.1mg/L、NH3-N2.3mg/L、SS34.8mg/L、总氮3.5mg/L、总磷0.5mg/L、氟化物0.4mg/L、溶解性总固体453.3mg/L、石油类0.7mg/L,可满足《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化工行业水污染物间接排放标准》(DB41/1135-2016****园区污水处理厂收纳水质要求。 | |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1 | 废气焚烧炉 |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含2024年修改单)、《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有机化工绩效分级指标A级 | 废气焚烧炉采用低氮燃烧及SCR+SNCR脱硝措施 | 排气筒NOx排放浓度46mg/m3、SO2排放浓度1.5mg/m3、烟尘排放浓度8.4mg/m3、甲醇排放浓度0.25mg/m3,均满足《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颗粒物20mg/m3、NOx100mg/m3、SO250mg/m3、甲醇50mg/m3),同时满足《**省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2024年修订版)有机化工绩效分级指标A级(各生产工序颗粒物有组织排放限值10mg/m3)要求;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为1.68mg/m3,满足《**省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2024年修订版)中的有机化工绩效分级指标A级(非甲烷总烃有组织排放限值30mg/m3)要求;三甲胺排放速率为0.0156kg/h,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50m高排气筒最大排放量3.9kg/h);NH3排放浓度0.83mg/m3,排放速率0.0128kg/h,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50m高排气筒最大排放量35kg/h),同时满足《**省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2024年修订版)的有机化工绩效分级指标A级的相关要求(氨逃逸浓度不高于8.0mg/m3)。 | |
2 | 水洗+碱洗+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 |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含2024年修改单)、有机化工绩效分级指标A级 | 水洗+碱洗+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 | DA002排气筒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为2.55mg/m3,满足《**省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2024年修订版)有机化工绩效分级指标A级(全厂非甲烷总烃有组织排放限值30mg/m3)要求,甲醇排放浓度为1.1mg/m3,满足《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甲醇50mg/m3)要求。 | |
3 | 甲类成品仓库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 | 有机化工绩效分级指标A级 | 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 | DA004排气筒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为2.9mg/m3,满足《**省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2024年修订版)有机化工绩效分级指标A级(全厂非甲烷总烃有组织排放限值30mg/m3)要求。 | |
4 | 危废间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 | 有机化工绩效分级指标A级 | 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 | DA003排气筒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为2.82mg/m3,满足《**省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2024年修订版)有机化工绩效分级指标A级(全厂非甲烷总烃有组织排放限值30mg/m3)要求。 | |
5 | 碱洗+生物除臭+活性炭吸附装置 |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有机化工绩效分级指标A级 | 碱洗+生物除臭+活性炭吸附装置 | DA005排气筒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为2.31mg/m3,满足《**省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2024年修订版)有机化工绩效分级指标A级(全厂非甲烷总烃有组织排放限值30mg/m3)要求,H2S排放速率0.00103kg/h、NH3排放速率0.00801kg/h,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H2S 15m高排气筒最大排放量0.33kg/h、NH315m高排气筒最大排放量4.9kg/h)。 | |
6 | 实验室废气SDG+两级活性吸附装置 |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含2024年修改单)、《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有机化工绩效分级指标A级 | SDG+两级活性吸附装置 | DA006排气筒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为1.89mg/m3,满足《**省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2024年修订版)有机化工绩效分级指标A级(全厂非甲烷总烃有组织排放限值30mg/m3)要求;氯化氢排放浓度1.89mg/m3,排放速率0.0244kg/h,满足《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含2024年修改单)(氯化氢30mg/m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氯化氢100mg/m3、15m高排气筒速率0.26kg/h的要求;硫酸雾排放浓度1.76mg/m3,排放速率0.022kg/h,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硫酸雾45mg/m3、15m高排气筒速率1.5kg/h的要求。 | |
7 | 油烟处理装置 | 《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标准》(DB41/1604-2018)表1中的中型标准要求 | 油烟处理装置 | 食堂油烟排放浓度为0.2mg/m3;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为1.54mg/m3,能够满足《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标准》(DB41/1604-2018)表1中的中型标准(油烟1mg/m3、非甲烷总烃10mg/m3)要求,达标排放。 | |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1 | 基础减振、厂房隔声、消声等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 基础减振、厂房隔声、消声等 | 项目各厂界噪声监测值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 | |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 生产装置地面基础、罐区基础、污水处理站池体基础、危废暂存间、事故池、初期雨水池等重点防渗;储罐地面、循环冷却水站、汽车装卸区等进行一般防渗;厂区道路及办公区进行简单防渗。 | 生产装置地面基础、罐区基础、污水处理站池体基础、危废暂存间、事故池、初期雨水池等重点防渗;储罐地面、循环冷却水站、汽车装卸区等进行一般防渗;厂区道路及办公区进行简单防渗。 | |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 分类收集,分类处置 | 废催化剂、过滤残渣、废化学品包装袋、废活性炭经危废暂存间暂存后,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CO废吸附剂、废RO膜,一般固废暂存间,厂家回收;1#污水处理站污泥及除氟装置污泥交由第三方综合利用。 | |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表7 风险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 1#初期雨水池620m3、2#初期雨水池200m3、3#初期雨水池为180m3,雨水提升池1200m3及1座2880m3应急事故池。罐区设置1.2m高围堰、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检测及报警装置、设置禁火警示牌、配备灭火器、防护服、防毒面具、橡胶手套等 | 1#初期雨水池620m3、2#初期雨水池200m3、3#初期雨水池为180m3,雨水提升池1200m3及1座2880m3应急事故池。罐区设置1.2m高围堰、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检测及报警装置、设置禁火警示牌、配备灭火器、防护服、防毒面具、橡胶手套等 | |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环保搬迁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区域削减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功能置换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其他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按照排污许可要求,设置规范的排放口标识牌信息等;设置规范化采样平台及闭式采样系统;废气焚烧炉、****实验室废气排放口安装在线监测装置;厂区废水总排口安装在线监测装置 | 按照排污许可要求,设置规范的排放口标识牌信息等;设置规范化采样平台及闭式采样系统;废气焚烧炉、****实验室废气排放口安装在线监测装置;厂区废水总排口安装在线监测装置 |
/ |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地表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地下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环境空气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土壤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海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敏感点噪声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7、验收结论
序号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有关规定,请核实该项目是否存在下列情形: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验收结论 | 合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