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建设单位名称: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建设单位机构代码: 建设单位法人: 建设单位联系人: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 建设单位详细地址:
**** | |
****1527MA44YDAE76 | 郑诗薇 |
李俊 | **省**市**县 |
**省******办事处**大道与生态路交叉口东侧**3号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项目代码: 项目类型: 建设性质: 行业类别(分类管理名录):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 工程性质: 建设地点: 中心坐标: ****机关: 环评文件类型: 环评批复时间: 环评审批文号: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 排污许可批准时间: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项目实际环保投资(万元): 运营单位名称: 运营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代码: 验收监测单位: 验收监测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竣工时间: 调试起始时间: 调试结束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起始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形式: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县污泥无害化处置场工程 | |
| |
2021版本:10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含污水处理污泥)、建筑施工废弃物处置及综合利用 | N7723-N7723-固体废物治理 |
| **省**市**县 **县**大道与生态路交叉口东北角,****现状厂区西侧预留用地 |
经度:115.****79110 纬度: 32.****09817 | ****环境局 |
| 2021-03-17 |
淮环审〔2021〕04号 | **** |
2025-02-18 | 3453.83 |
345.5 | **** |
****1527MA44YDAE76 | **华****公司 |
****0100MA3XC0B910 | **市****公司 |
914********475500R | 2023-07-01 |
| |
2025-03-03 | 2025-03-31 |
| **建设项目环境信息公示平台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规模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本项目建设1条50t/d污泥干化碳化生产线,占地面积约1045.76m2。实际总投资3453.83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345.5万元,占总投资10.0% | 本项目建设1条50t/d污泥干化碳化生产线,占地面积约1045.76m2。实际总投资3453.83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345.5万元,占总投资10.0% |
无 | |
|
生产工艺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本项目污泥处理工业选用“干化+碳化”的工艺 | 本项目污泥处理工业选用“干化+碳化”的工艺 |
无 | |
|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废气主要为污泥干化碳化后排放的尾气、无组织排放的恶臭气体、粉尘。 项目采取在碳化燃烧室内采取尿素SNCR法以减少尾气中氮氧化物浓度;污泥干化碳化尾气经1套“旋风除尘+布袋除尘+逆流式碱洗涤吸收塔+三相多介质催化氧化塔+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由15m高排气筒排放。废水主要为蒸汽冷凝水、水洗降温塔喷淋废水、碳化产品冷却水、职工生活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经管网排入****进一步处理,最终排入淮河。噪声污染源主要来自生产车间粉碎机、风机、泵等设备的运转, 通过采取选用低噪音设备、将设备置于厂房内、合理布置、安装减振垫、距离衰减等综合降噪措施。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除尘器收集到的粉尘转移入干化污泥储仓,作为生产原料进行生产,不外排。工程运营期产生的碳化产品可用于园林绿化,****电厂与煤炭混合燃烧;废活性炭暂存于厂区危废暂存间,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 废气采取在碳化燃烧室内采取尿素SNCR法以减少尾气中氮氧化物浓度;污泥干化碳化尾气经1套“旋风除尘+布袋除尘+逆流式碱洗涤吸收塔+三相多介质催化氧化塔+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由15m高排气筒排放。废水主要为蒸汽冷凝水、水洗降温塔喷淋废水、碳化产品冷却水、职工生活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经管网排入****进一步处理,最终排入淮河。噪声选用低噪音设备、将设备置于厂房内、合理布置、安装减振垫、距离衰减等综合降噪措施。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除尘器收集到的粉尘转移入干化污泥储仓,作为生产原料进行生产,不外排。工程运营期产生的碳化产品可用于园林绿化,****电厂与煤炭混合燃烧;废活性炭暂存于厂区危废暂存间,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
无 | |
|
其他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3、污染物排放量
污染物 现有工程(已建成的) 本工程(本期建设的) 总体工程 总体工程(现有工程+本工程) 排放方式 实际排放量 实际排放量 许可排放量 “以新带老”削减量 区域平衡替代本工程削减量 实际排放总量 排放增减量 废水 水量 (万吨/年) COD(吨/年) 氨氮(吨/年) 总磷(吨/年) 总氮(吨/年) 废气 气量 (万立方米/年) 二氧化硫(吨/年) 氮氧化物(吨/年) 颗粒物(吨/年) 挥发性有机物(吨/年)
0 | 3.7756 | 3.7756 | 0 | 0 | 3.776 | 3.776 | |
0 | 1.8878 | 1.8878 | 0 | 0 | 1.888 | 1.888 | |
0 | 0.1888 | 0.1888 | 0 | 0 | 0.189 | 0.189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1.9097 | 1.9097 | 1.6994 | 0 | 0.21 | 0.21 | / |
0 | 5.5714 | 5.5714 | 4.8005 | 0 | 0.771 | 0.771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1 | 污水处理 | 废水主要为碳化污泥冷却水、水洗降温塔喷淋水和职工生活废水,废水满足****进水水质要求,经管网排入****进一步处理,最终排入淮河。 | 已建设,废水满足****进水水质要求,经管网排入****进一步处理,最终排入淮河。 | 正常 | |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1 | 污泥干化、炭化设备、尾气处理设备 | 废气中有组织排放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氢要满足《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41/1066-2020)表1限值要求;有组织排放氨、硫化氢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限值要求;非甲烷总烃排放速率要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排放浓度要满足《******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全省开展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治理工作中排放建议值的通知》(豫环攻坚办(2017)162号);厂界颗粒物要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厂界氨、硫化氢要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中二级标准 | 已建设 | 正常 | |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1 | 低噪设备、消声减震设施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已建设 | 正常 | |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表7 风险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环保搬迁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区域削减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功能置换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其他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地表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地下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环境空气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土壤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海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敏感点噪声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7、验收结论
序号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有关规定,请核实该项目是否存在下列情形: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验收结论 | 合格 |